“中国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,面对‘双碳’目标,各个城市所处地理环境不同,人口、产业和就业结构不同,碳减排的任务和途径也会不一样,需要‘因城施策’,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。”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日前在第二期“碳讲堂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2020年,中国明确提出,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被称作碳达峰、碳中和“3060”目标。中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“碳达峰”到“碳中和”,这不仅要克服能源资源禀赋、低碳技术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矛盾,同时也要求区域协同低碳发展。
还需要注意到城市发展的外部性,“城市之间可以采取一些生态补偿机制,以形成一种合作的、长远的互惠交易。”周伟林用新安江水源举例,新安江水源发源于安徽,新安江水库就是为人熟知的千岛湖,为了保持上游水源的优质,浙江每年为上游水源地提供补贴,“这样当地也会有积极性来保持良好生态,他们会有一整套机制来保证水源的质量。”
最后,还有全民意识地培养,周伟林指出,现在提到“双碳”目标,多以生产端为主,实际上,消费端同样重要,“而且往大了讲就是中国要采取什么样的一种城市化模式。”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眼下,全国春播粮食近四成,各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,加大良种推广力度...
,努比亚红魔27英寸电竞显示器4K版618活动直降500元,活动...
,《马力欧卡丁车巡回赛》游戏将于5月31日推出《Princess...
,据GPD消息,WINMax22023现已在京东开启预售,6月2...
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!,联想今日推出小新Pro1...
近日,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印发《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