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递小哥老清老早敲门的时候,我才想起自己又买买买了。手机屏幕,弹出另一个提示框:您购买的宝贝物流状态已更新,包裹当前已到达上海市。
图源:东方IC
周末赶一篇文章赶到“昏天黑地”,急需透口气的时候,点开了好几个熟悉的直播间,一不留神又下了三两单。顺便,还解决了购物车纠结了好几天的“二选一”问题。整个过程极其“丝滑”,几乎没有耗费多少时间,大抵都未“过脑”就完成了。
有时候,测试一个人最近“压力指数”高不高,不用填什么量表,看看这个人有没有短时间频繁下单的网购记录就好。我管这种体验叫“压力买”。有一种肥胖叫“压力肥”,越忙越胖,或许和缺乏运动、内分泌紊乱有关。而在心理上,压力重重的时候,需要给大脑清一下“缓存”,换个跑道“放空”一会儿,那种三下五除二的闪购过程,仿佛完成了多么了不起的数据挖掘和分析,又像是“预支”了码字任务大功告成的畅快。
不知道心理学如何定义这种满足机制,有几分冲动几分理性,更多积极还是消极因素?每个人大概都有类似的数字化“解压阀”吧,尤其在碎片时间里。有人“鸡娃”过后对心灵鸡汤式小视频尤其“上头”,有人对算法推荐的“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”毫无抵抗力……
前两天看到一篇关于算法的论文,讲的是高明的、舒适的算法分发系统,能让用户不仅在理性层面清晰感受到算法的存在,且不反感,进而获得积极、友善、愉悦的情感体验——哪怕这情绪价值某种程度上也是由算法生产的。比如,用户经常在推荐页看到“上一条不知道怎么就火了”的帖子。于是,用户就产生了“平台对普通人友好”的算法想象。于是,受到鼓励的用户,开始向创作者转型了。于是,一个参与式文化的良性循环就产生了。我猜,在此期间,一定有人被治愈了,用“算法想象”治愈了“算法焦虑”。
2024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近日开幕。在被大数据填满的生活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、小小的“数字化解压阀”,真的是一种必备素养与技能呢。
董纯蕾/文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眼下,全国春播粮食近四成,各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,加大良种推广力度...
,努比亚红魔27英寸电竞显示器4K版618活动直降500元,活动...
,《马力欧卡丁车巡回赛》游戏将于5月31日推出《Princess...
,据GPD消息,WINMax22023现已在京东开启预售,6月2...
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!,联想今日推出小新Pro1...
近日,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印发《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...